造成死伤数十万,几乎将整个城市夷为平地的唐山大地震,距今已过去了四十四年。即使是那场灾难里最小的幸存者,如今也已步入中年。天灾造成的损失可以修复,但切身经历过噩梦的那些活下来的人,可能余生都要遭受梦魇的折磨。
现如今许多人谈起大地震,更多地会提起距今已过去了十二年的汶川大地震,我对它最深的记忆,就是小时候的电视上连续三天都没有娱乐节目。
灾区里天是灰蒙蒙的,原本的高楼大厦都变成了废墟。然而经历过的,没经历过的,对于上世纪的唐山大地震的记忆也慢慢淡却,直到2010年,时隔三十四年之久,一部《唐山大地震》横空出世。
有人说,冯小刚导演想要撕开一个民族的伤疤,可在我看来,他只是在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,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。
在天灾面前,生命过于脆弱,然而一切人性的闪光点都会被无限放大,像一颗明星一般闪耀。
这样一段浓墨重彩的历史,总会被改编成影视作品,《唐山大地震》便是在汶川大地震的两年后上映,距今也有十年了,可它带给“中国电影”的余震却远没有结束。
电影延续了冯小刚导演一贯的人文关怀和悲剧性,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爱恨情仇,这也使得这部电影的反响褒贬不一。一方面它重现了那场“一个时代的噩梦”,可另一方面它并没有直面人与灾难这一本质,整部电影除了几个地震的镜头外,就基本是在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,电影的初衷或许是想将观众带入地震亲历者的内心世界,电影已唐山大地震为背景,采用了平民化的叙事方式,它或许还有许多不足,可它已足够真实,足够残酷。
历来与天灾的搏斗,人类从未被打败过 虽然在天灾面前,人类总是处于被动的,何况是四十四年前,尚未改革开放的中国,那时候可能一根冰棒只要几分钱,电风扇也还很稀奇,天热了,更多的是搬张凳子坐在家门口摇扇纳凉,对很多人而言,那只是很普通的将要过去的一天,所以地震发生的时候,猝不及防地就带走了许多人的生命。
地震导致的损失惨重,有当时经济不够发达的原因,可就是这样一场损失惨重的大地震,其实并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震级最高的地震,同样是特大地震灾害,汶川大地震与唐山大地震隔着久远且社会已天翻地覆的三十二年,这三十多年里,我们经历了市场经济,经历了改革开放,可以说若没有这条强国强军强盛复兴的改革之路,汶川大地震可能会像唐山大地震一样孤立无援,令人欣慰的是,电影里通往灾区的道路上,载着物资的救援车辆如潮水般密集地涌入,就像电影里的主人公方达遇到的那个大叔所说的,‘来了就不算晚’。
影片开头是一个平凡的夏日午后,怪不得鲁迅说过“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。”哪怕已看过数遍,再点开时,我依然会跳过开头。
虽然片名叫唐山大地震,但它其实讲得更多的是地震对一个普通家庭的影响。这部电影承载了许多情感,解放军夫妇对小女孩的养育之恩,母亲与女儿的血肉之情,姐弟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。纵使许多年相依为命,但陈道明饰演的养父仍旧鼓励女儿去寻找失散的亲人,但方登心中一直有个芥蒂,她一直觉得自己是被放弃的那一个,所以她宁愿远走异国他乡也不愿意回家。
直到唐山大地震过去了三十二年之久,中国发生了另一场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,地震摧毁了无数小家,也给了这个千年古国一记重创,那一年是奥运年,那一年也是抗灾年。
方登毅然回国,也正因此她才遇到了失散多年的弟弟,她觉得从小就一直被母亲偏爱的弟弟,她也遇到了灾区里的一对母女,那位母亲看似决绝,却在女儿被救出后崩溃地嚎啕大哭。而弟弟那沉重的讲述让她意识到,这么多年来受折磨的不仅她一个人,当年方母陷入两难的境地,命运像是要把这位母亲的心肝肉都一并活生生地挖出来,当她最终做出决定的时候,她放弃的不仅是她的女儿,她也放弃了她自己。
电影的尾声,方登回家了,她回到了阔别三十二年之久的家,所有的生分,不安的情绪,也随着那一盘西红柿,随着方母那令人心酸的一跪而烟消云散。
就像我们小时候对父母的种种不理解,当我们自己也为人父母时,很多事也就能想通了。这一生很长,只要能好好活着,剩下的,便交由时间去解决,时光会淡化不好的记忆,而那些温暖的回忆则历久弥新。
影片的最后,方母带方登去到墓园,自此横亘在母女俩之间三十二年之久的芥蒂全部云淡风轻。我想起很喜欢的书里的一句话,“所有的苦难与背负尽头,都是行云流水般的此世光阴。”
相信再冷血的人,看到影片结尾,一位老人去看望他长眠于地下的家人,看到他骑着自行车离开时,背景那一面面刻着遇难者名字的纪念墙,都会不禁动容。那段路很长,长到许多人的一生,都留在了那些墙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