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美了!没想到粤剧电影这么好看!

这是许多年轻观众对古装神话戏曲片《白蛇传·情》的热评。

真难得啊!今天的年轻人自幼见识现代文化科技,观念新品味高,源于传统文化的戏曲艺术,能不能让他们接受?这是一个新的探索课题,也是大难题!

粤剧《白蛇传·情》取材于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《白蛇传》,广东戏剧界、电影界精英联手,将该剧搬上银幕。这是中国第一部4K全景声戏曲电影,它受年轻观众欢迎,不仅仅是因为用了高科技特效,而是在多个方面都敢于创新,让传统美与现代美相得益彰。

思想观念的大胆出新

数百年来,《白蛇传》曾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,多数老版本都是描写美丽蛇妖白素贞与儒雅俊男许仙结为夫妇,神僧法海见白素贞开药铺给百姓治病,影响了他的香火生意,怀恨在心。法海发现白素贞是蛇妖,便怂恿许仙让白素贞喝雄黄酒。白素贞酒后显露真身,许仙受惊而吓死。为救许仙,白素贞飞赴仙山盗仙草,与护宝仙童殊死激战,仙童的主人南极仙翁赶到,将仙草赠送白素贞。许仙被法海诱骗关押,白素贞为救丈夫,与法海斗法,水漫金山。白素贞战败,被法海锁入雷峰塔。数年后,小青蛇杀死法海,救出白素贞……

在老版本中,白素贞是追求美好爱情的正面人物。她的敌对者都是反派,法海恶毒诡诈,仙童冷酷无情。

新编粤剧《白蛇传·情》的剧名增加了一个字:情

该剧保留了白素贞忠于爱情的情节,并大力强化。扮演白素贞的表演艺术家曾小敏,将善良女子的纯情表现得格外真挚动人。

但这个新版本也有颠覆性大改动:情,并非仅用于塑造正面人物。

在新版本中,阻碍白素贞的反对势力,不再是反面人物。法海、仙童与白素贞激烈对抗甚至大打出手,险些害死无辜。但法海、仙童都不是坏人,毫无私心,自认为是忠于职守。法海严格执行仙界法规——人妖不能通婚,他发现白素贞是蛇妖,只是警告白素贞离开许仙,没有施毒计,许仙让白素贞喝雄黄酒并非受法海欺骗。仙童保护仙草,也是公事公办。法海和仙童皆有恻隐之心,在关键时刻都放了白素贞一马。

如此重大的修改,会不会弱化戏剧矛盾?没有假恶丑作反衬,真善美能显示出来吗?

这正是该剧的大胆破格之处!编导烘托真善美,要另开一条新路。

这就是:白素贞的纯洁情义,不仅打动了台下的观众,也打动了台上白素贞的死对头。白素贞本已修炼千年,为求真爱,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即将成仙的大好机会。她已怀孕,喝了雄黄酒更是元气大伤,但为救丈夫,两次舍生忘死,拼尽全力,令铁石心肠的对手也不禁为之动容。

新版本中,赠送仙草的不是仙翁而是仙童。白素贞泣血悲呼:“若无灵芝仙草救回我夫,我生有何欢,死又何惧!”打动了仙童。仙童在打斗中失手,白素贞还冒险救了他,更是显示了善意。于是,仙童愿献仙草就合情合理。

本来最强硬的法海,一是目睹白素贞的真情壮义,二是见到他很信任的小沙弥居然也认同“人若无情不如妖,只要有情妖亦人”,私放了许仙,让法海看到了人心向背。于是,法海也转变了,没有惩罚小沙弥,并向佛祖禀报了白素贞的实情。佛祖也发了慈悲,白素贞虽被收入雷峰塔,但保得真身,日后或可成人……

国外一些表现残酷战争中透现人性之光的电影,描写法西斯军队某些人对被奴役者网开一面,主要是出于怜悯弱者。《白蛇传·情》的执法者并非如此,他们成全白素贞,反而是因为白素贞从不乞怜,敢于抗争,是精神上的强者!这种真情之美,让敌对者从震动到感动,唤醒天良,这就从一个新角度充分体现了真善美的强大力量。

法海、仙童的新形象,有新的认识价值。在现实生活中,人性与旧观念旧制度经常激烈碰撞,我们不是常见到许多非常虔诚认真地做错事做坏事的“好人”吗?

《白蛇传·情》改编古典名作,融入了现代思考,颇有人文深度。

艺术观念的大胆出新

看舞台剧和看电影,欣赏需求大不相同。戏曲电影若和实况转播舞台演出相差无几,观众就会感到单调平淡,拖沓沉闷。

于是,电影《白蛇传·情》既保留舞台版的精华,又充分发挥电影的综合艺术优势,突破了舞台的局限,甚至比许多故事片更好看,这绝非夸张之词。

(一)如何巧用新式武器

拍摄戏曲片,若在摄影棚搭置简单的舞台景,难以体现电影的造型表现力,混同于舞台纪录片。古装戏曲片若在真实的外景拍戏,演员优美写意的圆场、身段、舞蹈,与实景又很不协调。假如为“电影化”而将其删掉,又会失去传统戏曲艺术的韵味,混同于写实的故事片。

于是,电影《白蛇传·情》走第三条路,其场景设计,摒弃静态单调的舞台背景,巧妙运用先进的动态特效技术,与舞台景、棚景、实景相结合,设计了大量动态的仿真场景。

银幕上:绿湖粉花轻落,灵鸟彩蝶飞舞,小鱼在红莲碧波中游弋,昆仑冰山神鹿奔跃、仙鹤翱翔,断桥残雪白絮飘飘……

为追求极致的东方美感与震撼的视觉效果,该片由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中国的特效团队,将戏剧舞台抽象化的“盗仙草”和“水漫金山”等经典桥段转化为奇幻化的大银幕奇观,尤其是白素贞、小青的“水漫金山”,舞台版是以一群蓝衣少女的水袖舞蹈虚拟浪水,电影版则是真实感很强的滔天巨浪呼啸排空,倒海翻江!如此惊心动魄的宏大场面,舞台演出无法做到,观众无不啧啧称奇!

请注意,除了“水漫金山”,该片其余的特效镜头则有意控制仿真度,不像故事片那样逼真,八分实两分虚。戏曲演员的圆场、身段、舞蹈等,在非完全写实的背景前面表演,就显得很协调,可以在电影中保留。这就既有现代艺术的新鲜感,又不失中国传统戏曲的虚拟、写意、夸张等舞台艺术魅力,更富有诗情画意和神奇浪漫色彩,让人感到新奇、有趣、优雅。

(二)如何巧用常规武器

戏曲片的“电影化”,并非全靠高科技。

电影《白蛇传·情》很善于借助音画设计、镜头分切、蒙太奇节奏等电影手段出新。这都是戏曲片的常规武器,经匠心独运,也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
该片节奏加快,将2小时13分的舞台版内容浓缩为1小时43分。

该片的情节编排,借助电影时空转换可灵活多变的优势,打破传统戏曲最常用的“顺时针”剧作结构,前后可颠倒。

如:该剧开头的唱段《圆我的愿》,舞台版是白素贞在抽象写意的“断桥”布景前演唱,电影版则改为白素贞在写实的雷峰塔内演唱,她被囚禁,按时间顺序应在影片尾声,如今却提前到影片序幕,并增加白素贞的回忆画面——她与许仙初识、成婚的美好时光,然后引出正戏。于是,全剧的叙事架构就变成大倒叙,阴暗囚室与闪回的亮丽情景形成强烈反差,引起观众对人物经历的好奇和关注,序幕就产生了强烈的悬念,改得妙!

电影版增加了白素贞与许仙早有前缘的描写,但不在影片开头交代,而留待将近结尾才出现:当白素贞对许仙的背叛感到万分痛心时,闪现幼年小许仙在湖边救护小白蛇的回忆画面,这段美好的往昔,与白素贞眼下遭遇许仙负心的残酷现实,形成强烈反差,这一笔就不是简单的过场交代,而是写人,强化了人物的悲愤之情。

我看了几十年电影,第一次见到真正的中国画风格电影,就是《白蛇传·情》。

该片的画面造型,绝不浓艳庞杂,构图、色彩、线条融入了宋代绘画风格简约、留白、含蓄之气韵,注入东方美学意境,配以优美音乐,与传统戏曲的精髓十分吻合。

该片展现的湖光山色,犹如一幅幅淡雅山水国画:前景似彩墨画(色彩稍亮丽的花草、服饰),后景似隐现朦胧美的水墨画(黑、灰、白),浓淡相宜。尤其是男女主人公邂逅于西子湖畔的“雨中情”,曲线优美的拱桥,亭亭玉立的佳人,蒙蒙烟雨中的彩伞,呈现清丽优雅的江南秀色,令人心醉啊!

该片画面还有多类线条设计,也很精妙。

如宅景,横竖直线(门窗)和圆线、弧线(圆窗户、月亮门、外墙弯曲脊背),构成极优美的几何图形。

观众看舞台只能看一个平视立面,电影可用多角度的多维空间展示线条美。电影《白蛇传·情》将舞台版的白素贞与神兵对打,改为白素贞与众多罗汉对打,用大俯拍镜头,团团围住白素贞的十根长棍组合成一簇圆形“放射线”,挥剑搏击的白衣女侠是“圆心”……看舞台演出,怎能见到这种角度的新奇构图?

《白蛇传·情》的综合艺术表现力,不限于戏剧性和电影化,还在于很讲究文学性。请品赏其唱词的诗化佳句:“情已生,心相至/情已深,悔也迟/哪管他是人间少年!”“与心上人,碧漆红艃/对品香茗,两情相寄/巫山云雨,思之寤寐”“落花风中翩,舞尽相思意/烟雨帘前袅,牵就缠绵丝”“谁的眼波,醉了水中莲/谁的素手,夜凉相牵/谁的情话,流传人间/谁的爱恋,缠绵千年”……

观看故事片,有这等文采飞扬的艺术享受吗?

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如何融合?粤剧电影《白蛇传·情》在这方面的探索获得成功,是名副其实的“创造性转化,创新性发展”。

(本文作者国家一级电影文学编辑祁海,原载于北京《中国电影报》2021年5月19日第10版)

【作者】 祁海
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
来源:南方+ - 创造更多价值